常袞簡介 他是忠臣嗎?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中國著名風水城市
常袞,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字夷甫,生於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卒於唐德宗建中四年755)。常袞性剛急,為政苛細,不合眾心,可以說又是諫言派的又一傑出代表。那時候,元載、王縉當宰相,皇帝每天都都給他們賞賜禦膳,數量之多,十個人都吃不完,以此來表示皇帝對他們的器重。
但是,在常袞當瞭門下侍郎之後,後又擔任同平章事,開始接觸朝廷之事,就發現瞭這個現象,頗為不滿,就直接上奏說:“早餐錢已經夠多瞭,快停止給他們賜禦膳瞭,官員本身的俸祿是足夠的,何必再勞心賜飯,且數量多,浪費糧食呢?”皇帝聽瞭這段話,也應允瞭。
做瞭這件事之後,常袞又想辭掉自己的“堂封”,大概就是津貼或者是工資什麼的,當時的人都譏笑他,說“朝廷的俸祿本來就是拿來養賢人的,這是對他們的獎勵,你為何要傻兮兮的不要錢?”朝廷的一個官員聽聞此事之後,為常袞辯解:“君子恥食浮遊於人,張袞辭去他的俸祿,表明瞭他的廉恥心,與那些固位貪得無厭的人相比,要好得太多,況且,《詩經》上也說:‘那些君子啊,不是吃閑飯的啊!’君子君子,就是要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屬於自己的,多給自己的,堅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