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於禁是誰於禁簡介 於禁為什麼被稱為神將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裝修公司風水大全
“循環報復雖天意,壯士所惜唯功名。曹瞞相知三十年,臨危不及龐明賢。歸來頭白已憔悴,泣涕頓首尤可憐。高陵畫像何詭譎?乃令慚痛入九泉。淯水之師勇冠世,英雄成敗皆偶然。”這是北宋孔平仲的一首名為《於將軍》的詩。在這首詩裡,北宋的孔平仲對三國時期的名將於禁的最後一戰和他的整個人生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說於禁是名將,我想沒有誰會反對的,事實上三國志中陳壽寫的大部分評價都已經相當客觀與貼切,於禁也不例外。那麼,曾經叱吒風雲的於禁究竟有何本領會被人成為神將?
於禁,出生年月不詳,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字文則,泰山鉅平人。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在三國演義裡,於禁早期附從鮑信為行將覆滅的東漢王朝鎮守兗州,兗州牧劉岱敗於黃巾黨被殺,陳宮與鮑信擁曹操做瞭新兗州牧,從此於禁歸屬於曹,他的前程開始放光。他的伯樂是屬將軍王朗,若不是王朗向曹操推薦這個人才,恐怕於禁就埋沒在眾多將士之中瞭。於禁自從初平三年跟隨瞭曹操之後,在接下來的四年裡,表現十分突出,一路過關斬將,在領兵作戰上是大放異彩。曹操很欣賞於禁,逐漸把他當做心腹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