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公主是誰 解憂公主翁歸歷史原型是什麼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月夜話鬼
最近熱映的電視劇《解憂公主》,講述瞭漢武帝時期,被派往烏孫國和親的解憂公主,以及軍須靡、翁歸靡、馮嫽、漢武帝、李陵等一系列著名的歷史人物的故事,此劇中的解憂公主還與烏孫國的兩位皇室兄弟之間,發生瞭一段刻骨銘心的情感糾葛。解憂公主從最開始的一個涉世未深的懵懂少女,逐漸成長,到瞭最後她成功完成瞭“犧牲小我,成就傢國”的蛻變。
“吾傢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旗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思土兮心內傷,願為黃鶴兮歸故鄉。”這首《悲秋歌》是當年細君公主遠嫁異國烏孫王的時候,因為思念傢鄉而作的一首詩歌,此詩歌傳到瞭中原,引起瞭人們對細君公主的無限緬懷。漢王朝即使再強大,也避免不瞭西域對其自身的威脅,漢王朝其實還是很畏懼匈奴這些邊遠的少數遊牧民族的,因為他們天生就是打仗的能手,性格野蠻,動作敏捷,漢王朝是不敢對匈奴輕舉妄動的。細君遠嫁烏孫,標志著西漢政府與烏孫正式建立瞭結盟關系。
隻是當時細君公主正青春,一個妙齡女子卻不得不嫁給已是垂暮之年的烏孫王昆莫,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迥然不同,細君公主並未體驗到婚姻的幸福,更多的時候是對傢鄉的思念,是孤獨,是寂寞。沒過多久,烏孫王昆莫因為年事已高,不久便去世,根據少數民族“妻後母”的當地風俗,細君公主又嫁給瞭昆莫的長孫岑陬,並且為岑陬生下瞭一女,但是沒過多久細君公主也死去瞭。